1. 服务

1.1 定义

  • 服务是为客户(担任协同提供者)所执行的非持久的,无形的体验。
  • 服务是单个或一系列活动。这些活动或多或少带有无形的天然属性,通常(不是必须)在客户和服务雇员/物理资源和产品/服务提供者的系统之间的交互中所发生。它们用来提供针对客户问题的解决方案。

1.2 服务模型 vs. 制造模型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graph LR
subgraph 服务模型
A((服务客户))
B[前台]
C[后台]
subgraph 服务提供者
C === B
end
B ---|双向关系| A
end
subgraph 制造模型
D((通用客户))
E[产品]
subgraph 产品提供者
F["后台(工厂)"]
end
F --> E -->|未知关系| D
end
  • 服务模型:服务的客户和服务的提供者之间的交互是双向的(相同的服务提供者面向不同的客户提供的服务是不同的)
  • 制造模型:整个过程是单向的,产品并不是针对每个客户定制的,而是面向大众化的(客户的反馈需要通过其他另外的循环反馈到产品提供者,并在下一代产品中体现)。

现实情况中,服务和制造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,我们越来越倾向于在制造模式中间引入服务部分,因为服务能够更好的对于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,即制造和服务的融合。

当前仍是以制造模式为主,因为大多数产品的制造仍然是单向的,即产品提供者制造出来客户买走,二者并没有进行双向的互动;但越来越偏向于服务,制造和服务进一步的融合。

1.3 服务发展趋势

  • 单纯的制造持续减少,服务产业持续增长。
  • 服务变得越来越复杂。
  • 引入各种 IT 系统。

2. 服务系统

2.1 定义

服务系统是指用以实现业务服务的 IT 软件系统。

  • 当业务服务由服务系统提供,该服务被称为 IT 使能服务(IT-enabled)。

【注】IT 使能服务系统中可能既含有 IT 服务的部分,也可能含有非 IT 服务的部分。

  • IT 服务和非 IT 服务是服务的不同分类,二者的区别在于:提供的手段不一样、KPIs(关键绩效指标)不同、需求管理不同、变化的步调不同(二者最大的差异)。

  • 大多数可交互的软件系统都隶属与服务系统(操作系统不是)

2.2 服务系统的问题

  • 服务系统的复杂性(交互式)
  • 服务系统的灵活性(技术、平台改变)
  • 专业化和外包模式(专业化知识)
  • 计算环境的演化(平台的变化)
  • IT 专家和业务专家之间的隔阂
  • 新增价值和创新功能
  • 一系列有着略微差异的服务系统(产品家族、产品线)

【需解决的问题】

  • 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建立合适的服务系统群
  • 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维护合适的服务系统群

3. 面向服务的泛型

3.1 命令式(过程式)泛型

  • 用程序状态和改变程序状态的语句来描述计算
  • 对冯·诺依曼式计算机的顺序执行机制的直接抽象
  • 由过程完成复用(大多数情况下复用的是计算的逻辑或流程,而不是状态)

3.2 面向对象的泛型

  • 用封装了数据和操作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描述计算
  • 封装、继承、多态
  • Design Pattern 设计模式:为变化而设计,与泛型无关

【面向对象过程中最大的问题】

  • 对象所抽象的东西仍然是面向计算描述(实现)的
  • 实现会受到两方面的变化的影响:一方面为底层设计的逻辑,另一方面为实现的接口

3.3 基于构件的泛型

  • 构件:模块化的、可部署、可替换的软件系统组成部分,它封装了内部的具体实现并对外提供统一接口
  • 以构件的创建、构件的管理以及复用已有构件组装形成应用为基本活动

【优点】

  • 由于构件对外提供统一接口,针对某个特定的业务功能进行抽象,当前业务接口极少发生变更
  • 构件所实现的功能单位,相对来说,比整个业务逻辑小很多

基于构件 vs. 面向对象

方面 基于构件 面向对象
抽象视角 构件是对客观世界的实体或者实体联合能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的建模;仅仅关注实体的功能和服务 对象是对客观世界基本实体的抽象,强调对实体的对应及实体的建模;涉及实体的静态属性特征
可复用程度和复用机制 以组合的方式实现复用(跨软件系统复用) 以继承的方式实现复用(单个软件系统内部)
粒度不同(涵盖功能单元)

【注】大粒度的构件内部是可以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加以实现的,一方面对外以合理的方式封装了必要的完整的功能实现;另一方面拥有着统一的接口,使得构件和构件之间可以无缝连接

3.4 面向服务的泛型

  • 服务:是自治、开放、自描述、与实现无关的网络构件
  • 自治:服务能够单独独立地完成一个任务(不依赖于其他构件,来完成它所需要完成的工作)
  • 开放:对于构件而言,只要遵循了一般的协议或标准,当前服务的统一接口应该是跨公司、跨平台、全球范围之内可以相互调用的(进一步提升了它复用的可能性和范围)
  • 自描述:服务应该自己能够描述自己完成的任务,而不应该有其他的附加手段去对于当前的服务来进行描述
  • 与实现无关:只需提供统一接口,不用关心具体实现
  • 以服务的创建、服务的管理以及复用已有服务组装形成应用为基本活动
  • 通过网络,使用标准方式互联。不再通过共享代码、共享设计来共享实现,而是共享计算
  • 服务:功能相关、简单且相对稳定、由 IT 专家开发
  • 过程:应用相关、复杂多变、由业务专家开发、可以被封装为服务

【优点】

  • 节约资源:一方面,IT 专家开发出来的服务在不同业务流程中间不需要重复设计;另一方面,业务专家负责组装过程的流程是不需要 IT 专家进行辅助